你有没有想过,电影的宣传画为什么叫“海报”?

你有没有想过,电影的宣传画为什么叫“海报”?

卓别林的这身行头是公认的影史最佳服装设计。他身上的每一个元素,帽子、手杖、皱巴巴的西装、大头皮鞋,都是他性格的外显折射。

希区柯克的《迷魂记》。其实我不是那么喜欢希区柯克,他的电影我总觉得有些故弄玄虚,这部算是集大成者,真是让他绕晕了。但希区柯克对于电影语言的理解,或者说他对观众的心理把握上有超强的能力。电影工作者如果研究透了希区柯克,可能未必拍的出传世之作,但电影绝不会难看。

那张红色贝壳螺纹状的官方海报大家都看过了吧,下面这张是有些暗黑的版本,加重了惊悚气氛,原来那张我哪次看哪次晕。

《007之雷霆谷》。这是007的第五部作品,肖恩康纳利主演。这部作品还是有不少卖点,比如对日本风俗的表现,邦德结婚之类,可看性不错。另外,下面这张活色生香的海报是不是有点像《发条橙》里最后那个场景?

1969年的《意大利任务》。听这名字你也许会很陌生,但要说2003年那部查理兹塞隆主演的《偷天换日》,你可能就比较熟悉了,它的原版就是《意大利任务》,这部电影汇集了当时英国影坛所有的名人,你可以说就是那个时代的《家有喜事》,最刺目的当然是迈克尔凯恩老爷子,过几天我要推荐下这部作品。

这张海报显得很有逼格,抢劫、冒险、性都在里面了。

1940年的《费城故事》。那个时代最有魅力的两个男人——加里•格兰特与詹姆斯•斯图尔特,和最有魅力的一个女人——凯瑟琳•赫本合作了这部作品。那时的明星都非常模式化,很少违背自己的公众形象去接片子,现在的演员总要寻求多类型的演绎,以证明自己的能力,那时候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。阳光率性加上温柔抚媚,那时的电影更接近于幻梦的定义,看海报上的三个人,欢乐的多么没心没肺。

那时候的凯瑟琳•赫本真是....美炸了。

这张同样朝气蓬勃的是以前提到过的《生活真美好》。对于励志这个类别来说,我觉得它不次于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安迪毕竟是个有些神的人物,而乔治•贝利是个普通人,像你我一样。

其实老电影海报也不全是画出来的,1967年的《毕业生》就运用了实拍,而且采用了非常大胆的构图,在当时被斥为伤风败俗。但你仔细看的话,这张海报依然带有强烈的绘画感。

以上基本都是西方电影,最后放两张我们自己的。1957年的《青春之歌》,这张打破了大部分老电影海报比较满的构图,显得简洁有力,女主英气逼人。

我最钟爱的一张:1982年的谢添导演的《茶馆》,寥寥几笔就将几个人物画活了,这部由话剧搬上荧幕的电影是真正的经典之作,光看于是之的表演就是莫大的享受。这么巧《青春之歌》和《茶馆》都是于是之主演的,只是中间差了25年,这段时间对这些老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,真是一言难尽。

我觉得今天这几张可能不太适合做壁纸,听我闲扯希望你们还没烦。

下周四五要去看《血战钢锯岭》和《萨利机长》,经过大半年的狗血低迷,院线终于在年终俩月有看头了!两部电影的导演——梅尔吉布森芳龄60,东木大爷芳龄86,加起来146岁,却依然在导戏,而且越导越老辣,真是厉害。

下周,我要去为老男人喝彩。

电影最TOP

八最经典的电影 扯最TOP的观点

每周三全平台视频节目更新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数据